第两千六百七百五十八章 过关-《重生之乘风而起》
第(1/3)页
整个清代,对文字、训诂、音韵之传统小学著述可谓浩若烟海,除上述撮其要者略述之外,后据民国《安徽艺文考·小学类》所录统计,尚有七十余种近三百卷。”
“民国重要学者,则有胡韫玉,他毕生致力于经书小学及先秦诸子研究,著有《中国文字学史》、《中国训诂学史》、《俗语典》、《泾县方言》、《诗经文字学》、《文字学研究法》、《文字学ABC》、《六书浅说》、《音学辩微校勘记》、《尚书今古文说》等。”
“吴承仕著有《经籍旧音辨证》、《经典释文序录疏证》、《三礼名物》、《尚书古文辑录》、《礼服释例》、《淮南旧注校理》、《六书条例》、《唐写本尚书舜典释文笺》等。”
“中国传统对文科一直非常重视,文字学从李斯统一秦篆以后算是到达了一个新高度,小学从那个时候开始,也基本以篆书为基准,被学者们展开了研究。”
“之后的小学研究,基本都是如此,直到宋代,学者们开始重视起金石,开始追求比小篆更早的文字的解读。”
“直到晚晴甲骨文研究的开始。”
“除了文字研究缺失了最重要的根,前人的研究还有另一个巨大的缺失,就是对‘音’的携带。”
“历朝学者将古代声韵研究视为‘雅事’,是极为精深的学问,却忽略了语言学本应根植的土壤,那就是广大的‘语言田野’。”
“八十年代以后,我们对方言的研究才开始真正重视了起来,而对于甲骨文,我们的研究也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我们比前人多了许多的便利,现在便可以将学者们研究中缺失的这两个环节,给补充起来了。”
“文字学另论,今天我们只说声韵,已经有了样本库,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步,就是将前人这些汗牛充栋的著作,和他们的研究理论,用我们已经收集到的语言资料,将之一一进行验证,确定他们推论与逻辑的正确性。”
“这就是‘验’,将前辈学者们头脑中的思维风暴,变成从数据出发的实验科学。”
“在验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厘清前辈学人们的结论里,哪些是正确的,哪些是误区,这就是‘校’。”
“等到这一步做完,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体系,用当今汉语中的古代留存验证过的,去伪存真的先之学,从前辈学人的书房里走出来,从广袤的方言田野里走出来的,全新的小学之学。”
第(1/3)页